社樹
詞語(yǔ) | 社樹 |
---|---|
拼音 | shè sh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古代封土為社,各隨其地所宜種植樹木,稱社樹。解釋:
(一)、古代封土為社,各隨其地所宜種植樹木,稱社樹。
《莊子·人間世》:“ 匠石 之 齊 ,至乎 曲轅 ,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方正》:“ 阮宣子 伐社樹,有人止之。”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周禮》文: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木。今村墅間,多以大樹為社樹,蓋此始也。”
釋義:
社樹,讀音shè shù,是漢語(yǔ)詞匯,解釋為古代封土為社,各隨其地所宜種植樹木。
相關(guān)詞語(yǔ):
拔樹尋根百年樹人別樹一幟拔樹撼山拔樹搜根拔幟樹幟百載樹人別樹一旗城狐社鼠尺樹寸泓春樹暮云曹社之謀村簫社鼓村歌社鼓村歌社舞大樹將軍刀山劍樹獨(dú)樹一幟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