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
詞語 | 龍須 |
---|---|
拼音 | lóng x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草名。莖可織席。(二)、喻長而細如龍須之物。
(三)、見“龍鬚席”。
(四)、指頭足綱類的魚,如章魚等。
(五)、帝皇之須。
解釋:
(一)、草名。莖可織席。
三國 魏 吳普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石龍芻》:“﹝石龍芻﹞一名龍鬚。” 唐 李白 《魯東門觀刈蒲》詩:“此草最可珍,何必貴龍鬚。” 王琦 注:“《蜀本草》:龍芻,叢生,莖如綖,所在有之,俗名龍鬚草,可為席。”參見“ 龍鬚草 ”。
(二)、喻長而細如龍須之物。
唐 韓愈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葡萄》:“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鬚。” 方世舉 注:“蒲萄藤蔓頗似龍鬚。” 宋 蘇軾 《水龍吟·贈趙晦之吹笛侍兒》詞:“ 楚 山修竹如云,異材秀出千林表。龍鬚半剪,鳳膺微漲,玉肌勻繞。”
(三)、見“ 龍鬚席 ”。
(四)、指頭足綱類的魚,如章魚等。
(五)、帝皇之須。
唐 白居易 《七德舞歌》“翦鬚燒藥賜功臣, 李勣 嗚咽思殺身”自注:“ 李勣 常疾,醫(yī)云:‘得龍鬚灰,方可療之。’ 太宗 自剪鬚燒灰賜之,服訖而愈。 勣 叩頭泣涕而謝。”
釋義:
龍須,龍須草,云南省又稱“山草”、“蓑衣草”燈草,水蔥,野席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莖伏地蔓生,極細軟,分枝處常生不定根,多分枝。小葉卵形,孢子葉卵狀三角形。有清熱解毒,利尿,止痛。利尿通淋,泄熱安神的功效。
造句:
1、芹菜一大截細長翠綠的莖頂著幾片葉子,一把根就像龍須一樣,難怪有人稱它為蔬菜中的苗條代表呢。
2、秋天,草葉都逐漸變黃,而龍須柳的黃葉已經(jīng)飄落了下來,地上滿是枯葉,踩在腳下“嘎吱”“嘎吱”地。漫天飛舞的黃葉,和腳下那奇妙的交響樂,成為了歡迎新同學(xué)最美麗的風(fēng)景。
相關(guān)詞語:
捋虎須莫須有跑龍?zhí)?/a>鰲憤龍愁白龍魚服筆走龍蛇扳龍附鳳筆底龍蛇不時之須藏龍臥虎車水馬龍成龍配套乘龍佳婿乘龍快婿禪世雕龍乘龍配鳳唇齒相須打鳳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