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隴
詞語 | 河隴 |
---|---|
拼音 | hé lǒ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指 河 西與 隴 右。相當今 甘肅省 西部地區。《后漢書·隗囂傳》:“數年之閒,冀圣 漢 復存,當挈 河 隴 奉舊都以歸本朝。”《宋書·夷蠻傳論》:“晉 氏南移,河 隴 夐隔,戎夷梗路,外域天斷。”《新唐書·吐蕃傳下》:“贊磨 代之,為東面節度使,專 河 隴。”宋 曾鞏《唐安鄉開元寺臥禪師凈土堂碑銘》:“自 河 隴 沒於 羌 夷,州縣城郭、官寺民廬,莫不毀廢。”解釋:
(一)、古代指 河 西與 隴 右。相當今 甘肅省 西部地區。
《后漢書·隗囂傳》:“數年之閒,冀圣 漢 復存,當挈 河 隴 奉舊都以歸本朝。”《宋書·夷蠻傳論》:“ 晉 氏南移, 河 隴 夐隔,戎夷梗路,外域天斷。”《新唐書·吐蕃傳下》:“ 贊磨 代之,為東面節度使,專 河 隴 。” 宋 曾鞏 《唐安鄉開元寺臥禪師凈土堂碑銘》:“自 河 隴 沒於 羌 夷,州縣城郭、官寺民廬,莫不毀廢。”
釋義:
hé lǒngㄏㄜˊ ㄌㄨㄙˇ河隴(河隴)古代指 河 西與 隴 右。相當今 甘肅省 西部地區,大致包括今敦煌、嘉峪關、武威、金昌、張掖、酒泉等地。《后漢書·隗囂傳》:“數年之閑,冀圣 漢 復存,當挈 河 隴 奉舊都以歸本朝。”《宋書·夷蠻傳論》:“ 晉 氏南移, 河 隴 夐隔,戎夷梗路,外域天斷。”《新唐書·吐蕃傳下》:“ 贊磨 代之,為東面節度使,專 河 隴 。” 宋 曾鞏《唐安鄉開元寺臥禪師凈土堂碑銘》:“自 河 隴 沒於 羌 夷,州縣城郭、官寺民廬,莫不毀廢。”
相關詞語:
暴虎馮河表里山河不廢江河百二關河百二河山百二山河半壁河山半壁山河辨如懸河辨若懸河楚界漢河大好河山帶礪山河得隴望蜀帶礪河山擔雪填河倒峽瀉河滴水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