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
詞語 | 取水 |
---|---|
拼音 | qǔ shu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代一種祭祀的禮儀。在月下用銅鏡收取露水,以示明潔之義。語本《周禮·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漢鄭玄注:“取水者,世謂之方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陰陽之潔氣也。”唐韓愈《明水賦》:“聊設(shè)鑒以取水,伊不注而能盈。”(二)、壯族齋祭死者的一種禮儀。
解釋:
(一)、古代一種祭祀的禮儀。在月下用銅鏡收取露水,以示明潔之義。語本《周禮·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 漢 鄭玄 注:“取水者,世謂之方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陰陽之潔氣也。” 唐 韓愈 《明水賦》:“聊設(shè)鑒以取水,伊不注而能盈。”
(二)、壯族齋祭死者的一種禮儀。
《中國民間故事選·老三與土司》:“三個兒子將老人一生剩下的錢買了副棺材,做了一天齋,取了水,就出殯了。”原注:“壯族習(xí)慣,死了人便請道公老來和死人家屬到河邊去,敲鑼念符,裝些水來做佛水。”
釋義:
取水,拼音qǔ shuǐ,意思是古代一種祭祀的禮儀。
造句:
1、學(xué)者如取水,終日取而不能逾其量。操瓢者止于瓢;操盎者止于盎。故善學(xué)者不自溢其器。
2、掘井人應(yīng)該仍權(quán)從井中取水用。
相關(guān)詞語:
潑冷水巴山蜀水跋山涉水白山黑水白水鑒心暴取豪奪杯水車薪背水一戰(zhàn)冰寒于水不服水土不通水火悲歌易水杯水粒粟杯水輿薪杯水之敬杯水之謝彼棄我取冰清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