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伐
詞語 | 侵伐 |
---|---|
拼音 | qīn fá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興兵越境討罪;進攻他國。《左傳·桓公十年》:“鄭 人怒,請師於 齊,齊 人以 衛 師助之,故不稱侵伐。”《春秋·桓公十年》“齊侯、衛侯、鄭伯 來戰于 郎”晉 杜預 注:“改‘侵伐’而書‘來戰’。”孔穎達 疏:“然則侵伐者,師旅討罪之名也。”宋 蘇轍《禮義信足以成德論》:“周 衰,凡所以教民之具既廢,而戰攻侵伐之役交橫于天下。”《秦併六國平話》卷上:“休萌戰攻侵伐之謀,共享安凈和平之福。”曹禺 等《膽劍篇》第一幕:“紀元前四百九十四年,吳 王 夫差 侵伐 越國,越國 大敗。”解釋:
(一)、興兵越境討罪;進攻他國。
《左傳·桓公十年》:“ 鄭 人怒,請師於 齊 , 齊 人以 衛 師助之,故不稱侵伐。”《春秋·桓公十年》“ 齊侯 、 衛侯 、 鄭伯 來戰于 郎 ” 晉 杜預 注:“改‘侵伐’而書‘來戰’。” 孔穎達 疏:“然則侵伐者,師旅討罪之名也。” 宋 蘇轍 《禮義信足以成德論》:“ 周 衰,凡所以教民之具既廢,而戰攻侵伐之役交橫于天下。”《秦併六國平話》卷上:“休萌戰攻侵伐之謀,共享安凈和平之福。” 曹禺 等《膽劍篇》第一幕:“紀元前四百九十四年, 吳 王 夫差 侵伐 越國 , 越國 大敗。”
釋義:
侵伐,漢語詞匯。拼音:qīn fá是指興兵越境討罪;進攻他國。出自左傳·桓公十年》:“鄭人怒,請師於齊,齊人以衛師助之,故不稱侵伐。”。
造句:
1、 侵伐襲擾,此起彼伏,黑云翻墨,壓城遮山。
2、 齊國不戰而勝,免遭侵伐,晏嬰等得到了孔子的贊揚。
相關詞語:
筆誅墨伐標同伐異不矜不伐筆伐口誅操斧伐柯大張撻伐旦旦而伐黨同伐異吊民伐罪東討西伐伐功矜能伐毛洗髓伐性之斧伐冰之家伐毛換髓伐異黨同伐罪吊民伐罪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