齰舌
詞語 | 齰舌 |
---|---|
拼音 | zé sh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咬嚙舌頭。表示悔根已極。(二)、不說話,或不敢說話。
解釋:
(一)、咬嚙舌頭。表示悔根已極。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魏其 必內愧,杜門齰舌自殺。” 司馬貞 索隱引《說文》:“齰,嚙也。”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 蔡確 ﹞若稍知義理,當齰舌自殺。”
(二)、不說話,或不敢說話。
宋 朱熹 《答蔡季通書》:“《樂書》,非敢忘之,但方此齰舌,豈敢更妄作耶?”
釋義:
西蘭花熱拌豆腐是一道菜品,主料是絹豆腐一塊,輔料有西蘭花一個等。
相關詞語:
百舌之聲搬唇遞舌笨嘴拙舌閉口藏舌搬唇弄舌搬口弄舌笨嘴笨舌閉口捕舌閉口結舌辯口利舌長舌之婦瞠目結舌齒亡舌存赤口毒舌赤舌燒城唇焦舌敝唇槍舌劍裁心鏤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