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烈
詞語 | 遺烈 |
---|---|
拼音 | yí li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前人遺留的業跡。(二)、前人遺留的烈節、風操。
(三)、指前朝或歷史上的堅貞不屈的剛強之士。
解釋:
(一)、前人遺留的業跡。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論》:“ 句踐 可不謂賢哉!蓋有 禹 之遺烈焉。” 晉 左思 《詠史》之七:“四賢豈不偉,遺烈光篇籍。” 宋 蘇轍 《孔君亮郎中新葺闕里西園棄官而歸》詩:“他日東游訪遺烈,因公導我謁先師。” 壯游 《國民新靈魂》:“吾登 昆侖 之山巔,溯 黃河 之流域,求吾神圣祖宗 黃帝 之遺烈, 風后 力牧 之餘勛。”
(二)、前人遺留的烈節、風操。
宋 蘇洵 《族譜后錄》下篇:“祖母嚴毅,居家肅然,多才略,猶有 竇太后 、 柴氏主 之遺烈。”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二:“ 漢 魏 人詩語,有極得《三百篇》遺意者……此 秦 齊 變風奇峭之遺烈也。”
(三)、指前朝或歷史上的堅貞不屈的剛強之士。
《宋書·孝義傳·龔穎》:“誠當今之忠壯,振古之遺烈。” 清 王式丹 《睢陽廟》詩之一:“曾披《唐史》傳遺烈,百戰孤城蹟不磨。”
釋義:
1.前人遺留的業跡。 2.前人遺留的烈節﹑風操。 3.指前朝或歷史上的堅貞不屈的剛強之士。
造句:
1、夫門望者,乃其父祖之遺烈,亦何益于皇家!益于時者,賢才而已。
2、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于民如此而久也。
相關詞語:
暴露無遺補過拾遺補闕拾遺不遺余力不遺寸長不遺巨細不遺馀力滄海遺珠策無遺算楚弓遺影除疾遺類殆無孑遺道不拾遺道無拾遺道不掇遺道不舉遺斷簡遺編蠹簡遺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