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
詞語 | 草蟲 |
---|---|
拼音 | cǎo chó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棲息在草叢中的蟲子,如蟋蟀等。(二)、以花草和昆蟲為題材的中國畫。
解釋:
(一)、即草螽。
《詩·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毛 傳:“草蟲,常羊也。” 陸璣 疏:“小大長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馬瑞辰 通釋:“今以目驗,蓋即 順天 及 濟南 人所稱聒聒者,《詩》以‘喓喓’言之,亦取其善鳴也。”參見“ 草螽 ”。
(二)、泛指草木間的昆蟲。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草蟲鳴何悲,孤鴈獨南翔?!?南朝 宋 鮑照 《采?!吩姡骸叭檠嘀鸩菹x,巢蜂拾花蕚。” 唐 李頻 《送劉山人歸洞庭》詩:“秋盡草蟲急,夜深山雨重。” 陳毅 《莫干山紀游詞》之三:“ 莫干 好,夜景最深沉。凴欄默想透山海,靜寂時有草蟲鳴。心境平更平?!?/p>
釋義:
草蟲,指草螽。泛指草木間的昆蟲。語出《詩·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p>
造句:
1、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劉徹
2、 尤喜將闊筆大寫的花卉與工細草蟲合于一圖,以求相反相成之韻趣。
相關詞語:
應聲蟲撥草尋蛇不棄草昧白草黃云百足之蟲撥草瞻風草草了事草草收兵草創(chuàng)未就草間求活草菅人命草滿囹圄草莽英雄草木皆兵草木俱朽草木知威草廬三顧草率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