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
詞語 | 自得 |
---|---|
拼音 | zì d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適:揚揚自得。安閑自得。解釋:
(一)、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適。
《史記·管晏列傳》:“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所謂達能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以此觀之,故 堯 舜 之君世, 許由 之巖棲, 子房 之佐 漢 , 接輿 之行歌,其揆一也。” 宋 蘇軾 《岐亭》詩之一:“遠林草木暗,近舍煙火濕。下有隱君子,嘯歌方自得。”
(二)、自己有心得體會。
《禮記·中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孟子·離婁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釋義:
自得,漢語詞匯。拼音:zì dé 指自覺得意;自得其道;自然獲得。見《史記·管晏列傳》:“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造句:
1、春是悠然自得嗎?“春水碧于天,隔船聽雨眠。”春水粼粼煙雨蒙蒙的江波之上,人兒悠哉游哉地在畫舫里聽雨而眠,雨也怡然,風也繾綣,是何等的愜意,而“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旗子落燈花”,又是何等的悠閑。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
相關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得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拔十得五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得而知不得其所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