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
詞語 | 喪事 |
---|---|
拼音 | sāng sh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人死后處置遺體、進(jìn)行悼念活動等事:辦喪事。喪事從簡。解釋:
(一)、泛指人死后殮奠殯葬等事宜。
《周禮·地官·牛人》:“喪事共其奠牛。”《南史·宋紀(jì)上·武帝》:“己卯,禁喪事用銅釘。”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陸珪》:“ 陸 固好動,既惡小舲狹隘,又不耐喪事之?dāng)_,竟舍舟從陸。” 朱自清 《背影》:“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
(二)、特指靈柩。
《后漢書·伏湛傳》:“詔 隆 中弟 咸 收 隆 喪,賜給棺斂,太中大夫護(hù)送喪事,詔告 瑯邪 作冢。”《南史·宋紀(jì)上·武帝》:“使兼太尉持節(jié)護(hù)喪事,葬以 晉 禮。”
釋義:
喪事,指人死后殮葬、哀悼等事情。新中國成立前,喪事煩瑣,講究封建禮儀。主要過程為:送終——長輩絕氣前,晚輩守在身旁,直到咽氣,謂之“送終”。更—— 死者在彌留之際,脫下舊衣,更換壽衣,用白線扎腿,根數(shù)與卒年齡相等。
造句:
1、 老將軍在去世前叮囑家人,對他的喪事一定要簡化處理。
2、 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
相關(guān)詞語:
安然無事暗昧之事報(bào)冰公事比類從事敝鼓喪豚便宜行事不省人事百年好事百事大吉百事無成敗國喪家抱冰公事比物假事比物屬事便宜從事不事邊幅草草了事草率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