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
詞語 | 無我 |
---|---|
拼音 | wú wǒ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佛教基本教義之一,斷言否認靈魂、本體或任何其他先于任何現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質實體的存在。解釋:
(一)、沒有自我;沒有我這個人。
《宋書·謝莊傳》:“ 江東 無我,卿當獨秀。我若無卿,亦一時之杰也。”
(二)、不抱一己之見;無私心,忘我。
《關尹子·三極》:“圣人師萬物,惟圣人同物,所以無我。”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二圣忘己,惟公是式;公亦無我,惟民是度。” 金 元好問 《四哀詩·李欽叔》:“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無我與君深。”
(三)、佛教語。謂世界上不存在實體的自我,以諸法無我為根本義。
唐 王維 《能禪師碑》:“禪師默然受教,曾不起予。退省其私,迥超無我。” 唐 鮑溶 《贈僧戒休》詩:“風行露宿不知貧,明月為心又是身。欲問月中無我法,無人無我問何人?” 宋 蘇軾 《勝相院經藏記》:“苦空無我,無量妙義。”
釋義:
1.沒有自我;沒有我這個人。 2.不抱一己之見;無私心,忘我。 3.佛教語。謂世界上不存在實體的自我,以諸法無我為根本義。
造句:
1、 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2、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相關詞語:
安然無事安然無恙安忍無親暗淡無光暗弱無斷暗無天日奧妙無窮懊悔無及黯淡無光黯然無色案無留牘傲慢無禮蒼白無力把玩無厭白璧無瑕百無禁忌百無聊賴百無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