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族
詞語 | 十族 |
---|---|
拼音 | shí z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明 燕王 朱棣 奪取 建文帝 政權后,命 方孝孺 起草即位詔書。解釋:
(一)、明 燕王 朱棣 奪取 建文帝 政權后,命 方孝孺 起草即位詔書。
方 堅不從命,被滅十族。十族,九族之外,并及朋友門生。 清 谷應泰 《明史紀事本末·壬午殉難》:“ 文皇 大聲曰:‘汝安能遽死。即死,獨不顧九族乎?’ 孝孺 曰:‘便十族奈我何!’ 文皇 大怒……大收其朋友門生。” 清 趙翼 《金川門懷古》詩:“從亡芒屩千山險,駢戮歐刀十族空。” 清 倪瑞璿 《樊大舅客金陵有詩吊方正學先生墓予次其韻》:“碧血一區埋十族,青山千古護孤墳。”
釋義:
十族:古時候,有一條刑法是株連九族。那么第十族就是除了親戚之外的老師一族被稱為十族。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這九族再加上學生合稱為十族。
相關詞語:
拔十得五拔十失五非我族類歸十歸一毀宗夷族金釵十二九流十家九儒十丐舉十知九九變十化九故十親名門世族目下十行駑馬十駕駑馬十舍七十二行七老八十軟紅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