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畿
詞語 | 赤畿 |
---|---|
拼音 | chì j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即畿縣,也稱次赤縣。唐 代縣分七等,畿縣比京都所治的赤縣次一等。《舊唐書·德宗紀(jì)上》:“癸丑,詔以 梁州 為 興元府,南鄭縣 為赤畿。”按,宋 王溥《唐會要·州縣分望道》:“新升次赤縣:江陵府 江陵縣,貞元 元年九月升為畿縣。興元府 南鄭縣,興元 元年六月升。”參見“赤縣”。解釋:
(一)、即畿縣,也稱次赤縣。
唐 代縣分七等,畿縣比京都所治的赤縣次一等。《舊唐書·德宗紀(jì)上》:“癸丑,詔以 梁州 為 興元府 , 南鄭縣 為赤畿。”按, 宋 王溥 《唐會要·州縣分望道》:“新升次赤縣: 江陵府 江陵縣 , 貞元 元年九月升為畿縣。 興元府 南鄭縣 , 興元 元年六月升。”參見“ 赤縣 ”。
釋義:
1.即畿縣,也稱次赤縣。唐代縣分七等,畿縣比京都所治的赤縣次一等。
相關(guān)詞語:
白眉赤眼白兔赤烏白魚赤烏赤壁鏖兵赤膊上陣赤誠相待赤膽忠心赤地千里赤口毒舌赤繩系足赤貧如洗赤身露體赤舌燒城赤手空拳赤縣神州赤心報國赤心相待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