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虎
詞語 | 貔虎 |
---|---|
拼音 | pí h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比喻勇猛的軍隊。解釋:
(一)、亦作“豼虎”。貔和虎。亦泛指猛獸。
三國 魏 阮籍 《搏赤猿帖》:“僕不想歘爾夢搏赤猿,其力甚於貔虎。” 明 王世貞 《將軍行》:“翩翩執金吾,緹騎類貔虎。”
(二)、比喻勇猛的將士。
《后漢書·光武帝紀贊》:“ 尋邑 百萬,貔虎為羣。” 南朝 梁 劉孝標 《辯命論》:“驅貔虎,奮尺劒,入紫微,升帝道。”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階下豼虎士,幕中鴛鷺行。” 明 孫賁 《送翰林典籍張敏行之官西上》詩:“九重下詔徵貔虎,推轂上將開都府。”
(三)、比喻桀驁不馴的武夫。
宋 蘇轍 《乞定差管軍臣僚札子》:“自祖宗以來,以管軍八人總領中外師旅,內以彈壓貔虎,外以威服夷夏。”
釋義:
貔虎,亦作“豼虎”,貔和虎,亦泛指猛獸。解釋:貔和虎。亦泛指猛獸。喻勇敢強猛的軍隊,或比喻桀驁不馴的武夫。 典源 《尚書·周書·牧誓》
造句:
1、 美女,你怎么能這樣說呢?要知道之前我能從那貔虎手里逃脫,完全是因為改造的武器,再說了,這種usp45手槍我們都有四五支了,弄壞一兩只也沒什么吧?
2、 往日我常說‘貔虎豪雄,偏裨真勇,寡情者王’如今才深深領悟情這二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相關詞語:
打死虎虎而冠捋虎須笑面虎幫虎吃食暴虎馮河杯弓市虎藏龍臥虎鴟目虎吻春冰虎尾豺虎肆虐豺狼虎豹鴟視虎顧除狼得虎垂餌虎口刺虎持鷸打馬虎眼大人虎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