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范
詞語 | 楷范 |
---|---|
拼音 | kǎi fà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典范,模范。解釋:
(一)、典范,模范。
《舊唐書·儒學(xué)傳上·歐陽詢》:“ 詢 初學(xué) 王羲之 書,后更漸變其體,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絶,人得其尺牘文字,咸以為楷范焉。” 元 高文秀 《澠池會》第一折:“他都是后人楷范,你看的這無瑕玉似等閒。”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初 唐 盛 唐 十二家詩集,并 李 杜 二家,孰可專為楷范?”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guān)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并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釋義:
1.典范,模范。
造句:
1、嬰為楷范三生幸,老亦年青四季春。
2、百年之后,一場洪水把石碑沖走,但由“三從四德之楷范”簡化而得的村名“三德范”卻流傳至今。
相關(guān)詞語:
垂范百世大家風(fēng)范范張雞黍奉為楷模范水模山軌物范世林下風(fēng)范模山范水一代楷模蠅頭小楷蕭行范篆丁真楷草懿范長存盛德遺范范跑郭跳小范老子貽范古今王者風(fēng)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