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窠
詞語 | 龍窠 |
---|---|
拼音 | lóng kē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即龍華樹。(二)、指彌勒佛。
解釋:
(一)、即龍華樹。
清 金農(nóng) 《冬心畫佛題記》:“佛之 化城 ,城中有無憂林,林中有十二種樹,龍窠其一也。”參見“ 龍華樹 ”。
(二)、指 彌勒佛 。
彌勒佛 成道于龍華樹下,故稱。 清 金農(nóng) 《冬心畫佛題記》:“ 李公麟 畫長帶 觀音 像, 關(guān)仝 畫 龍窠 佛像, 董源 畫 定光 佛像, 黃居寀 畫著色 觀音 像。”
釋義:
一種可以治瘡瘢的石子。 唐 馮贄 《云仙雜記·龍窠石》:“ 中山 僧 表堅(jiān) ,面多瘢痕,偶溪中得石如雞子,夜覺涼冷,信手磨面,瘢痕盡滅。后讀《博異志》,曰:龍窠石,磨瘡瘢大效。
相關(guān)詞語:
跑龍?zhí)?/a>鰲憤龍愁白龍魚服筆走龍蛇不落窠臼扳龍附鳳筆底龍蛇藏龍臥虎車水馬龍成龍配套乘龍佳婿乘龍快婿禪世雕龍乘龍配鳳打鳳撈龍得婿如龍打鳳牢龍打虎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