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庸調
詞語 | 租庸調 |
---|---|
拼音 | zū yōng diào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唐 代對受田課丁征派的三種賦役的并稱。導源于 北魏 到 隋 代的租、調、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頃,歲輸粟二斛、稻三斛,謂之租;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謂之調;役人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納絹三尺,謂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調,三十日租調皆免。 唐 開元 末年均田制破壞,這種承襲 北魏 的賦役制度漸不適用; 安 史 之亂后,為兩稅法所代替?!缎绿茣じ咦婕o》:“二月乙酉,初定租庸調法?!薄顿Y治通鑒·梁簡文帝大寶元年》:“ 泰 始籍民之才力者為府兵,身租庸調一切蠲之?!薄睹魇贰な池浿径罚骸百x役之法, 唐 租庸調猶為近古。”解釋:
1.唐代對受田課丁征派的三種賦役的并稱。導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調﹑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頃﹐歲輸粟二斛﹑稻三斛﹐謂之租;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謂之調;役人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納絹三尺﹐謂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調﹐三十日租調皆免。唐開元末年均田制破壞﹐這種承襲北魏的賦役制度漸不適用;安史之亂后﹐為兩稅法所代替。
相關詞語:
步調一致砭庸針俗陳詞濫調樗櫟庸材陳辭濫調調兵遣將調虎離山調弦品竹鼎鼐調和風調雨順附庸風雅弓調馬服古調不彈古調單彈改曲易調改弦易調改張易調昏庸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