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起義
詞語 | 黃巢起義 |
---|---|
拼音 | huáng cháo qǐ yì |
字數 | 4字詞語 |
形式 | abcd式詞語 |
意思:
唐代末年的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初起于公元875年,領導者王仙芝、黃巢。王仙芝死后,黃巢獨立作戰,自稱黃王,號稱沖天大將軍。隨后起義軍轉戰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各地。公元881年攻克長安,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年號金統。不久為唐軍包圍,公元883年退出長安。次年黃巢率殘軍退至山東泰山狼虎谷,兵敗自殺(一說為其甥林言所殺)。解釋:
黃巢所領導的唐末農民大起義。公元875年,黃巢發動起義,起義軍提出‘均平 ’的政治口號。公元881年,起義軍攻下唐都長安,建立了農民革命政權,國號大齊,也叫齊,后來起義雖被唐王朝所鎮壓,但卻導致了唐王朝的迅速滅亡。
相關詞語:
白旄黃鉞白手起家半青半黃抱恨黃泉背恩忘義背山起樓背信棄義比肩并起碧落黃泉不義之財白草黃云白叟黃童背恩負義背恩棄義背義負恩背義負信背義忘恩薄情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