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場
詞語 | 鬧場 |
---|---|
拼音 | nào chǎ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舊時迷信,在賽神活動中,被鬼神附身的人,手持杠子,在戲臺上沿場舞弄,邊喝酒,邊隨口應答別人所問休咎,謂之“鬧場”。(二)、開臺鑼鼓。
解釋:
(一)、舊時迷信,在賽神活動中,被鬼神附身的人,手持杠子,在戲臺上沿場舞弄,邊喝酒,邊隨口應答別人所問休咎,謂之“鬧場”。
《醒世姻緣傳》第八六回:“昨日到 大王廟 還愿,那婦人被 柳將軍 附在身上,在那里鬧場。”
(二)、開臺鑼鼓。
田曲 《臉譜》:“從鬧場起直到拜臺為止,足足有七八個小時的光景。”參見“ 鬧臺 ”。
釋義:
又稱“鬧臺”、“打通”。一般指戲曲在廣場演出前或演出結束后所奏的鑼鼓段。演出前所奏的鑼鼓段又稱“開場鑼鼓”。戲曲進入劇場演出后,鬧場音樂被融合在管弦樂中,僅在配合武打動作時單獨使用。
相關詞語:
走過場矮人看場矮人觀場矮子觀場馳騁疆場當場出彩當場出丑粉墨登場逢場作戲逢場竿木逢場游戲逢場作樂逢場作趣膏場繡澮官場如戲觀場矮人袍笏登場十里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