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撲
詞語 | 捶撲 |
---|---|
拼音 | chuí p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捶撲”。杖擊;鞭打。(二)、見“捶撲”。
解釋:
(一)、亦作“ 捶撲 ”。杖擊;鞭打。
《后漢書·申屠剛傳》:“加以法理嚴察,職事過苦,尚書近臣,至乃捶撲牽曳於前,羣臣莫敢正言。”《宋書·恩倖傳·奚顯度》:“ 世祖 常使主領(lǐng)人功,而苛虐無道,動加捶撲。”《周書·王羆傳》:“嘗有吏挾私陳事者, 羆 不暇命捶撲,乃手自取鞾履,持以擊之。”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二:“從者拽 子卿 捶撲之,其夜遂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崔猛》:“途遇數(shù)人,縶一男子,呵駡促步,加以捶撲。”
(二)、見“ 捶撲 ”。
釋義:
金身通齊氏風(fēng)濕痛消貼,主要適用于風(fēng)濕、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患者。對椎間盤突出、頸椎病、強直性脊椎炎、股骨頭壞死,老年性骨關(guān)節(jié)病、腰肌勞損、足跟病、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相關(guān)詞語:
捶胸頓足捶床搗枕捶床拍枕捶骨瀝髓捶胸跌腳捶胸跌足捶胸頓腳燈蛾撲火顛撲不破頓足捶胸顛撲不磨跌腳捶胸頓腳捶胸餓虎撲食餓虎撲羊飛蛾撲火撅天撲地閭閻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