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利
詞語 | 土利 |
---|---|
拼音 | tǔ l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土地上的出產(chǎn)。《左傳·襄公九年》:“大國(guó)不加德音,而亂以要之,使其鬼神不獲歆其禋祀,其民人不獲享其土利。”(二)、指耕種等事。漢 袁康《越絕書·吳人內(nèi)傳》:“王者以下至於庶人,非暮春中夏之時(shí),不可以種五穀,興土利。”
解釋:
(一)、指土地上的出產(chǎn)。
《左傳·襄公九年》:“大國(guó)不加德音,而亂以要之,使其鬼神不獲歆其禋祀,其民人不獲享其土利。”
(二)、指耕種等事。
漢 袁康 《越絕書·吳人內(nèi)傳》:“王者以下至於庶人,非暮春中夏之時(shí),不可以種五穀,興土利。”
釋義:
土利,讀音為tǔ lì ㄊㄨˇ ㄌㄧˋ,是一個(gè)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土地上的出產(chǎn)。
相關(guān)詞語:
一掊土愛人利物安室利處安土重遷安土樂業(yè)安土重舊安土重居半截入土本小利微避害就利不服水土不知利害百世之利本鄉(xiāng)本土辯口利辭辯口利舌不便水土簸土揚(yáng)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