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鶻
詞語 | 蒼鶻 |
---|---|
拼音 | cāng 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唐 宋 參軍戲腳色名。解釋:
(一)、唐 宋 參軍戲腳色名。
唐 李商隱 《驕兒》詩:“忽復學參軍,按聲喚蒼鶻。”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院本名目》:“院本則五人,一曰副浄,古謂之參軍,一曰副末,古謂之蒼鶻,鶻能擊禽鳥,末可打副浄,故云。”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第二十一章下篇一:“所謂參軍,便是戲中的正角,蒼鶻便是丑角一類的配角,兩者相互問答,其作用則調謔諷刺,兼而有之。”
釋義:
詞語解釋唐 宋兩代時期,參軍戲角色名。又稱參軍蒼鶻
相關詞語:
蒼白無力白發蒼顏白云蒼狗白發蒼蒼白衣蒼狗蒼翠欲滴蒼黃翻復蒼生涂炭蒼松翠柏蒼顏白發蒼蠅見血蒼狗白衣蒼狗白云蒼黃翻覆蒼黃反復蒼髯如戟泛浩摩蒼飛蒼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