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式
詞語 | 狀式 |
---|---|
拼音 | zhuàng sh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行狀的格式。(二)、指印有規(guī)定格式的訴訟用紙。
解釋:
(一)、行狀的格式。
《新唐書·李敬玄傳》:“時員外郎 張仁禕 有敏才, 敬玄 委以曹事, 仁禕 為造姓歷、狀式、銓簿,鉗鍵周密。”
(二)、指印有規(guī)定格式的訴訟用紙。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央個人買狀式寫了,取路投 長洲縣 來。”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詞訟》:“狀式不立,傍有善唆慣訟之人,巧設虛局,并瞞代書。”
釋義:
狀式,讀音為zhuàng shì,是一個漢語詞語,猶格式。
相關詞語:
安于現(xiàn)狀不堪言狀不可名狀不可言狀出言無狀各式各樣怪形怪狀鬼形怪狀憨狀可掬駭狀殊形驚恐萬狀嘉言善狀金相玉式驚惶萬狀恐慌萬狀狼狽萬狀莫可名狀奇形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