窰器
詞語 | 窰器 |
---|---|
拼音 | yáo q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陶瓷器。明 陶宗儀《輟耕錄·窯器》:“陶器自 舜 時便有,三代 迄於 秦 漢,所謂甓器是也。今土中得者,其質(zhì)渾厚,不務(wù)色澤。末俗尚靡,不貴金玉而貴銅磁,遂有祕色窯器。”明 王世貞《觚不觚錄》:“窰器當(dāng)重 哥 汝,而十五年來忽重 宣德,以至 永樂、成化,價亦驟增十倍。大抵 吳 人濫觴,而 徽 人導(dǎo)之,俱可怪也。”(二)、專指陶器。清 薛福成《海關(guān)出入貨類敘略》:“瓷器窯器價銀一百零八萬餘兩,其餘雜貨價銀各數(shù)十百萬兩不等。”
相關(guān)詞語:
不成器布被瓦器藏器待時大器晚成斗筲之器凡偶近器瑚璉之器懷才抱器懷材抱器將相之器積厚成器量才器使器二不匱器小易盈器宇軒昂器滿將覆器滿意得器滿則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