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役
詞語 | 門役 |
---|---|
拼音 | mén y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看門的人。解釋:
(一)、看門的人。
《三國演義》第二回:“ 玄德 幾番自往求免,俱被門役阻住,不肯放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夢狼》:“常有富民為人羅織,門役嚇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辦;不然,敗矣!’” 許地山 《危巢墜簡·三博士》:“來到 何 宅,門役出來, 吳先生 給他一張名片,說:‘要找大小姐。’”
釋義:
1.看門的人。
造句:
1、 更夫屬于衙門役卒,打更之時手里的梆子或者鑼都是由官府配置,手提的燈籠上會書寫“衙”。
2、 謝丹朱怒氣勃發,正要開口,門役急急來報,潛淵集六御婆婆派人前來說有事要見謝丹朱。
相關詞語:
閉門羹門外漢敲門磚挨門逐戶挨門挨戶白屋寒門拜倒轅門班門弄斧傍人門戶北門南牙北門鎖鑰閉門酣歌閉門覓句閉門卻掃閉門思過閉門投轄閉門造車篳門閨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