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
詞語 | 青蟲 |
---|---|
拼音 | qīng chó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綠色小蟲。 唐 杜甫 《課小豎鋤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詩之二:“青蟲懸就日,朱果落封泥。” 閩 徐夤 《蝴蝶》詩之一:“縹緲青蟲脫殼微,不堪煙重雨霏霏。”《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fù)之” 宋 朱熹 集傳:“螟蛉,桑上小青蟲也。”(2).指青蟲簪。古代婦女的發(fā)飾。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衫輕見跳脫,珠概雜青蟲。”(3).指雕成蟲形的青色佩玉。《南史·夷貊傳上·婆利國》:“ 普通 三年,其王 頻伽 復(fù)遣使 珠智 獻(xiàn)白鸚鵡、青蟲、兜鍪、瑠璃器、古貝、螺杯、雜香藥等數(shù)十種。” 唐 張祜 《吳宮曲》:“玉釵斜白燕,羅帶弄青蟲。”(4).喻穿綠衣者。《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元年》:“ 王輅 等進(jìn)士數(shù)人在賊中,皆衣緑, 暀 ( 劉暀 )悉斬之,曰:‘亂我謀者,此青蟲也。’”解釋:
(一)、綠色小蟲。
唐 杜甫 《課小豎鋤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詩之二:“青蟲懸就日,朱果落封泥。” 閩 徐夤 《蝴蝶》詩之一:“縹緲青蟲脫殼微,不堪煙重雨霏霏。”《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fù)之” 宋 朱熹 集傳:“螟蛉,桑上小青蟲也。”
(二)、指青蟲簪。古代婦女的發(fā)飾。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衫輕見跳脫,珠概雜青蟲。”
(三)、指雕成蟲形的青色佩玉。
《南史·夷貊傳上·婆利國》:“ 普通 三年,其王 頻伽 復(fù)遣使 珠智 獻(xiàn)白鸚鵡、青蟲、兜鍪、瑠璃器、古貝、螺杯、雜香藥等數(shù)十種。” 唐 張祜 《吳宮曲》:“玉釵斜白燕,羅帶弄青蟲。”
(四)、喻穿綠衣者。
《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元年》:“ 王輅 等進(jìn)士數(shù)人在賊中,皆衣緑, 暀 ( 劉暀 )悉斬之,曰:‘亂我謀者,此青蟲也。’”
釋義:
1.綠色小蟲。 2.指青蟲簪。古代婦女的發(fā)飾。 3.指雕成蟲形的青色佩玉。 4.喻穿綠衣者。
造句:
1、擇柿子椒的時候,突然鉆出一條青蟲,胖如蠶豆,背上還長著簇簇黑刺。
2、解放軍叔叔一個個匍匐前進(jìn),就像一條條綠色的青蟲在地上蠕動。
相關(guān)詞語:
應(yīng)聲蟲白璧青蠅白發(fā)青衫白飯青芻半青半黃碧海青天白齒青眉白帢青衫白日青天百足之蟲鼻青額腫鼻青臉腫鼻青眼烏鼻青眼腫鼻青眼紫鼻塌唇青鼻塌脣青鼻腫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