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邪臺
詞語 | 瑯邪臺 |
---|---|
拼音 | láng yá tái |
字數(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瑯琊臺”。臺名。越王 勾踐 觀臺,在 瑯邪 故城東南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乃徙黔首三萬戶 瑯邪臺 下。”張守節(jié) 正義:“《括地志》云:‘密州 諸城縣 東南百七十里有 瑯邪臺,越王 句踐 觀臺也。臺西北十里有 瑯邪 故城。’《吳越春秋》云:‘越王 句踐 二十五年,徙都 瑯邪,立觀臺以望 東海 ……’即 句踐 起臺處。”南朝 齊 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東限 瑯邪臺,西距 孟諸 陸。”(二)、臺名。在 山東 瑯玡山 上。秦始皇 筑層臺刻石紀功處。現(xiàn)原臺已廢圮,遺址如小山丘,地臨黃海,氣象恢宏。《史記·秦始皇本紀》:“作 瑯邪臺,立石刻,頌 秦 德。”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瑯邪山 在 密州 諸城縣 東南百四十里。始皇 立層臺於山上,謂之 瑯邪臺,孤立眾山之上。”唐 李白《古風》之三:“秦王 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銘功 會稽嶺,騁望 瑯琊臺。”
(三)、指 秦“瑯邪臺刻石”。費硯《撫印宗派絕句》之三:“完白山人 書 秦 碑,刓印直是 瑯琊臺。”
解釋:
(一)、亦作“ 瑯琊臺 ”。臺名。
越王 勾踐 觀臺,在 瑯邪 故城東南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乃徙黔首三萬戶 瑯邪臺 下。” 張守節(jié) 正義:“《括地志》云:‘ 密州 諸城縣 東南百七十里有 瑯邪臺 , 越王 句踐 觀臺也。臺西北十里有 瑯邪 故城。’《吳越春秋》云:‘ 越王 句踐 二十五年,徙都 瑯邪 ,立觀臺以望 東海 ……’即 句踐 起臺處。”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詩:“東限 瑯邪臺 ,西距 孟諸 陸。”
(二)、臺名。在 山東 瑯玡山 上。
秦始皇 筑層臺刻石紀功處。現(xiàn)原臺已廢圮,遺址如小山丘,地臨黃海,氣象恢宏。《史記·秦始皇本紀》:“作 瑯邪臺 ,立石刻,頌 秦 德。” 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 瑯邪山 在 密州 諸城縣 東南百四十里。 始皇 立層臺於山上,謂之 瑯邪臺 ,孤立眾山之上。” 唐 李白 《古風》之三:“ 秦王 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銘功 會稽嶺 ,騁望 瑯琊臺 。”
(三)、指 秦 “瑯邪臺刻石”。
費硯 《撫印宗派絕句》之三:“ 完白山人 書 秦 碑,刓印直是 瑯琊臺 。”
釋義:
瑯邪臺是一個臺名。
相關詞語:
唱對臺戲陳善閉邪除邪懲惡純正無邪層臺累榭黜邪崇正黨邪丑正黨邪陷正登臺拜將放辟邪侈返邪歸正放僻邪侈憤世疾邪扶正黜邪扶正祛邪改邪歸正干將莫邪歌臺舞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