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
詞語 | 青史 |
---|---|
拼音 | qīng sh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時用竹簡記事,所以后人稱史籍為青史青史留名永垂青史解釋:
(一)、古代以竹簡記事,故稱史籍為“青史”。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俱啟丹冊,并圖青史。” 唐 溫庭筠 《過陳琳墓》詩:“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嘉謀定國垂青史,盛事傳家有素風(fēng)。” 清 洪昇 《長生殿·傳概》:“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 徐遲 《牡丹》:“我又看到她演出的喜劇《柜中緣》……是對愛國主義名將,永垂青史的千秋忠臣的一首贊歌。”
(二)、見“ 青史氏 ”。
釋義:
這里的“青”指的是竹簡,“史”是指歷史或史書。因為在還沒有發(fā)明紙張的古代,一般的書籍大都使用竹簡所制成。竹簡也就是串起來的竹片,古人將其編聯(lián)成形狀像「冊」字的書,是古代人用作書寫的工具,亦用來記載歷史,所以後世即以青史作為史書的代稱。
造句:
1、 阿諛奉承只能榮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
2、 文天祥英勇抗敵名垂青史。
相關(guān)詞語:
白璧青蠅白發(fā)青衫白飯青芻稗官野史半青半黃碧海青天白齒青眉白帢青衫白日青天鼻青額腫鼻青臉腫鼻青眼烏鼻青眼腫鼻青眼紫鼻塌唇青鼻塌脣青鼻腫眼青不分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