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
詞語 | 博愛 |
---|---|
拼音 | bó à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廣泛地愛普天下的人:長者能博愛,天下寄其身|大仁博愛而無私,未嘗違物。解釋:
(一)、謂廣泛地愛一切人。
《孝經(jīng)·三才章》:“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 三國 魏 曹植 《當(dāng)欲游南山行》:“長者能博愛,天下寄其身。” 宋 歐陽修 《乞出表》之二:“臣聞愚誠雖微而茍至,可以動天;大仁博愛而無私,未嘗違物。” 孫中山 《軍人精神教育》:“博愛云者,為公愛而非私愛,即如‘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
釋義:
博愛, 廣泛地愛一切人。《說苑·君道篇》載師曠言云:“人君之道,清凈無為,務(wù)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遠(yuǎn)見,踔然獨(dú)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操也。”三國 魏 曹植 《當(dāng)欲游南山行》:“長者能博愛,天下寄其身。” 宋 歐陽修 《乞出表》之二:“臣聞愚誠雖微而茍至,可以動天;大仁博愛而無私,未嘗違物。” 《孝經(jīng)·三才章》:“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 孫中山 《軍人精神教育》:“博愛云者,為公愛而非私愛,即如‘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
相關(guān)詞語:
愛別離苦愛不忍釋愛不釋手愛才如渴愛才若渴愛財如命愛國如家愛鶴失眾愛禮存羊愛毛反裘愛民如子愛莫能助愛錢如命愛人好士愛人利物愛人以德愛日惜力愛如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