藴藉
詞語 | 藴藉 |
---|---|
拼音 | yùn ji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薀籍”。寬厚而有涵養。《史記·酷吏列傳》:“﹝ 義縱 ﹞治敢行,少藴藉。”《后漢書·桓榮傳》:“榮 被儒衣,溫恭有藴籍。”李賢 注:“藴籍,猶言寬博有餘也。”舊題 宋 尤袤《全唐詩話·裴休》:“為人藴藉,進止雍閑。”《花城》1981年第6期:“﹝她﹞雍容和順,蘊藉敦厚。”(二)、謂含蓄而不顯露。晉 葛洪《抱樸子·尚博》:“若夫翰跡韻略之宏促,屬辭比事之疏密,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淺,其懸絶也。”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記文》:“前輩文采風流,藴藉如此。”明 陸時雍《詩鏡總論》:“少陵 七言律,藴藉最深,有餘地,有餘情,情中有景,景外含情,一詠三諷,味之不盡。”王蒙《我愿多分點好的故事》:“正像 魯迅 的小說《祝福》、《故鄉》、《傷逝》等的結尾一樣,不但蘊藉雋永,而且富于音樂感。”
(三)、蘊藏。應修人《含苞》詩:“我愛這纖纖的花苞兒蘊藉無量的美,--無量地爛漫的將來。”沈從文《一個母親》第一章一:“低頭看孩子的笑,在這天真純潔的生命上,反映出的是母親的蘊藉于心中深處的罪孽的自責。”
解釋:
(一)、亦作“薀籍”。寬厚而有涵養。
《史記·酷吏列傳》:“﹝ 義縱 ﹞治敢行,少藴藉。”《后漢書·桓榮傳》:“ 榮 被儒衣,溫恭有藴籍。” 李賢 注:“藴籍,猶言寬博有餘也。”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裴休》:“為人藴藉,進止雍閑。”《花城》1981年第6期:“﹝她﹞雍容和順,蘊藉敦厚。”
(二)、謂含蓄而不顯露。
晉 葛洪 《抱樸子·尚博》:“若夫翰跡韻略之宏促,屬辭比事之疏密,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淺,其懸絶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文》:“前輩文采風流,藴藉如此。”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 少陵 七言律,藴藉最深,有餘地,有餘情,情中有景,景外含情,一詠三諷,味之不盡。” 王蒙 《我愿多分點好的故事》:“正像 魯迅 的小說《祝福》、《故鄉》、《傷逝》等的結尾一樣,不但蘊藉雋永,而且富于音樂感。”
(三)、蘊藏。
應修人 《含苞》詩:“我愛這纖纖的花苞兒蘊藉無量的美,--無量地爛漫的將來。” 沈從文 《一個母親》第一章一:“低頭看孩子的笑,在這天真純潔的生命上,反映出的是母親的蘊藉于心中深處的罪孽的自責。”
相關詞語:
杯盤狼藉纏綿蘊藉傳柄移藉餓殍枕藉風流蘊藉狐藉虎威赍糧藉寇藉草枕塊眠花藉柳人言藉藉聲名狼藉死亡枕藉貪污狼藉臟污狼藉贓賄狼藉贓穢狼藉贓貨狼藉贓私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