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詞語 | 臥龍 |
---|---|
拼音 | wò l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比喻隱居或未露頭角的杰出人才諸葛孔明者,臥龍也。——《三國志·諸葛亮傳》解釋:
(一)、喻隱居或尚未嶄露頭角的杰出人材。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徐庶 ﹞謂 先主 曰:‘ 諸葛孔明 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晉書·嵇康傳》:“﹝ 鐘會 ﹞言於 文帝 曰:‘ 嵇康 ,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 嵇康 為慮耳。’” 唐 溫庭筠 《秘書劉尚書挽歌詞》之一:“粉署見飛鵩,玉山猜臥龍。” 清 陳之遴 《北固山》詩:“飲馬幾回虛割據,臥龍從古混漁樵。”
(二)、《漢書·王章傳》:“ 章 為諸生學 長安 ,獨與妻居。
章 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涕泣。” 顏師古 注:“牛衣,編亂麻為之,即今俗呼為龍具者。”后因亦以“臥龍”指貧困的人。 唐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詩:“舉世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
(三)、形容山勢綿延起伏。
唐 錢起 《賦得歸云送李山人歸華山》:“蓋影隨征馬,衣香拂臥龍。” 明 高啟 《蕭山尹明府吳越兩山亭》詩:“左招舞鳳來百里,右顧臥龍橫半州。”
(四)、形容樹木或樹根盤曲之狀。
北周 庾信 《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宋 梅堯臣 《寄許越州》詩:“臥龍生茗舌,鼓角催新陽。”
釋義:
臥龍,源自《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稱贊未出茅廬的諸葛亮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語:諸葛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于南陽……所居之地有一岡,名臥龍岡,因自號為‘臥龍先生’,這是“人以地名”。臥龍,比喻隱居或未露頭角的杰出人才。
造句:
1、福州西湖位于福州市西北部湖濱路,處臥龍山下。西湖公園系三個小島組成,分別由柳堤橋飛虹橋步云橋北閘橋邊接而成。猶如三塊翠玉鑲嵌在碧水之中。園內長堤臥波,垂柳夾道。
2、有事之世易為功,無為之時難為名晉書雷雨江山起臥龍。劉禹錫
相關詞語:
跑龍套安枕而臥鰲憤龍愁白龍魚服筆走龍蛇扳龍附鳳抱火臥薪北窗高臥筆底龍蛇藏龍臥虎嘗膽臥薪車水馬龍成龍配套乘龍佳婿乘龍快婿餐云臥石禪世雕龍乘龍配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