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義
詞語 | 節義 |
---|---|
拼音 | jié y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節誼”。謂節操與義行。解釋:
(一)、亦作“ 節誼 ”。謂節操與義行。
《管子·君臣上》:“是以上之人務德,而下之人守節義?!薄逗鬂h書·安帝紀》:“其賜人尤貧困、孤弱、單獨穀,人三斛;貞婦有節義十斛?!?李賢 注:“節謂志操,義謂推讓?!薄缎绿茣埥ǚ鈧鳌罚骸暗塾质棺笥乙运直拶n之,曰:‘卿節誼歲寒弗渝,故用此為況。’”按,《舊唐書·張建封傳》作“節義”。 元 李文蔚 《圯橋進履》第三折:“論節義呵,我學那存忠孝施正禮行仁道治綱常 伊尹 扶 湯 ?!?清 顧炎武 《述古》詩:“ 孝武 尊六經,其功冠百王,節義生人材,流風被 東京 。”
釋義:
節義,漢語詞語,亦作“ 節誼 ”。 謂節操與義行。
造句:
1、兄妹沾襟”八個朱紅大字,流傳很廣的“忠孝節義二度梅”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2、可見,封建統治階級標榜的“忠孝節義”其實是自相矛盾的,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正說明封建社會的所謂“孝”實際上是皇權絕對支配下“忠”的附屬品,從而揭示了作者文化心理結構與現實的沖突。
相關詞語:
背恩忘義背信棄義不拘小節不義之財白首一節柏舟之節卑躬屈節背恩負義背恩棄義背義負恩背義負信背義忘恩秉節持重別生枝節不拘細節薄情無義不仁不義不修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