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
詞語 | 道心 |
---|---|
拼音 | dào xī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天理,義理。(二)、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三)、佛教語。菩提心;悟道之心。
解釋:
(一)、指天理,義理。
《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蔡沉 集傳:“心者,人之知覺,主於中而應於外者也。指其發於形氣者而言,則謂之人心,指其發於義理者而言,則謂之道心。”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道心者,喜怒哀樂之未發者也。”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心》:“其直指人心見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為性也。” 馮友蘭 等注:“ 宋 儒認為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欲。天理是精微的,人欲是危險的。”
(二)、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漢 王充 《論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難得道心,人猶不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爰自 風 姓,暨於 孔氏 ,玄圣創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 陸侃如 注:“道是自然之道,那么道的心應該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
(三)、佛教語。菩提心;悟道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四·釋道溫》:“義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測。”《壇經·般若品》:“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西游記》第一回:“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臂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
釋義:
1.指天理,義理。 2.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3.佛教語。菩提心;悟道之心。
造句:
1、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陽明
2、道心固微密,神用無留連。舒可彌宇宙,攬之不盈拳。
相關詞語:
東道主安貧樂道安心定志暗室虧心暗室欺心熬心費力安貧守道岸然道貌暗室私心安心樂業安心樂意安心落意白首之心白水鑒心班荊道故包藏禍心暴虐無道北道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