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尾
詞語 | 上尾 |
---|---|
拼音 | shàng wě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在詩歌聲律上犯雙聲之病。凡上句尾字與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與第三句尾字為雙聲,皆稱“上尾”。解釋:
(一)、指在詩歌聲律上犯雙聲之病。凡上句尾字與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與第三句尾字為雙聲,皆稱“上尾”。
《南史·陸厥傳》:“ 約 ( 沉約 )等文皆用宮商,將平上去入四聲,以此制韻,有平頭、上尾、蠭腰、鶴膝。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自 梁 室云季,雕蟲道長,平頭、上尾尤忌於時,對語儷辭盛行於俗。” 杜甫 《秋興》詩之五“西望瑤池降 王母 ,東來紫氣滿 函關 。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清 仇兆鰲 注:“此章下六句,俱用一虛字二實字於句尾,如‘降 王母 ’、‘滿 函關 ’、‘開宮扇’、‘識圣顏’、‘驚歲晚’、‘點朝班’,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疊足之病矣。”參見“ 八病 ”。
釋義:
1.指在詩歌聲律上犯雙聲之病。凡上句尾字與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與第三句尾字為雙聲,皆稱"上尾"。
相關詞語:
附驥尾屋上烏巴高望上拔宅上升阪上走丸板上釘釘榜上無名逼上梁山不上不下不相上下白日上升跋胡疐尾擺尾搖頭半上半下半上落下板上砸釘不差上下不上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