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
詞語 | 保障 |
---|---|
拼音 | bǎo zhà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保護(生命、財產、權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壞:保障人身安全。保障公民權利。(二)、起保障作用的事物:安全是生產的保障。
解釋:
(一)、起保護防衛作用的事物。
《左傳·定公十二年》:“且 成 , 孟氏 之保障也;無 成 ,是無 孟氏 也。”《三國志·吳志·孫靜傳》:“ 堅 始舉事, 靜 糾合鄉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為保障,眾咸附焉。”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記·三月二十八號》:“可是我又傾慕他,思念他,甚至于沒有他,我就失掉一切生活意義的保障了。”
(二)、特指供防御戍守的軍事建筑物。
《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三年》:“ 隋 主患之,敕緣邊脩保障,峻長城,命上柱國 武威 陰壽 鎮 幽州 。”
(三)、保護,保衛。
宋 葉適 《守御錄》:“不惟郡人當安不忘危,且使無寓人,修墻屋,猶知任拒守之責,而況於保障捍御之臣乎!”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宋金形勢》:“然 建炎 之初, 河北 尚為 宋 守, 河南 淮 右堅城數十,自相保障。”
(四)、保證。
毛澤東 《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是我們的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的總方針。”
釋義:
①保護(生命、財產、權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壞:~人身安全ㄧ~公民權利。 ②起保障作用的事物:安全是生產的~。
相關詞語:
保國安民保境息民保殘守缺保家衛國保泰持盈保盈持泰持盈保泰重巖疊障重巖迭障丟卒保車導以取保民保于信明哲保身孽障種子排糠障風天保九如晚節不保一葉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