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時
詞語 | 干時 |
---|---|
拼音 | gàn sh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言治世;用世。(二)、求合于當時。
(三)、違反時勢。
解釋:
(一)、猶言治世;用世。
晉 潘岳 《西征賦》:“思夫人之政術,實干時之良具。”《宋書·顏竣傳》:“ 竣 自謂才足干時,恩舊莫比,當贊務居中,永執朝政。”《北史·房彥謙傳》:“設有正直之士,才堪干時,於己非宜,即加擯棄。”
(二)、求合于當時。
《管子·小匡》:“寡人欲修政以干時於天下,其可乎?” 五代 譚用之 《約張處士游梁》詩:“好攜長策干時去,免逐漁樵度太平。” 明 陳鐸 《漁隱》曲:“笑他們干時的欠老成,叩諫的忒直正。” 吳世昌 《鷓鴣天》詞:“平生未作干時計,后世誰知定我文。”
(三)、違反時勢。
《慎子·威德》:“故欲不得干時,愛不得犯法。”《后漢書·袁術傳》:“若陵僭無度,干時而動,眾之所棄,誰能興之!”
釋義:
干時,讀作:gàn shí。該詞組詞義為猶言治世;用世。 晉 潘岳 《西征賦》:“思夫人之政術,實干時之良具。”《宋書·顏竣傳》:“ 竣 自謂才足干時,恩舊莫比,當贊務居中,永執朝政。”《北史·房彥謙傳》:“設有正直之士,才堪干時,於己非宜,即加擯棄。”
相關詞語:
安時處順蔽日干云不合時宜不入時宜不失時機不識時務不時之需不違農時避跡藏時撥亂濟時不干不凈不時之須藏器待時曾幾何時猖獗一時乘時乘勢傳誦一時唇干口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