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區
詞語 | 時區 |
---|---|
拼音 | shí q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為了按統一標準分區計時,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分為24區。每一時區的經度寬為15度,每區按中央子午線上的時間作為該區的“標準時”,具體實施中往往根據各國的行政區界或自然界線來確定解釋:
(一)、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分為24區,稱為“時區”。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東西經度各7.5°的范圍作為零時區,然后每隔15°為一時區。在每一區內一律使用它的中央子午線上的時間,稱為該區的“標準時”。每越過一區的界限,時間便差1小時。
釋義:
有共同時間標準的法定區域。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制定了時區制度,每一時區內一律使用其中央子午線的時間。東西半球各12個時區。以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線為標準線,東西兩側各75°經線范圍內所組成的時區稱為“零時區”。然后再向東(或西)方向延伸,以東(西)經15°、30°…180°為中央線的時區,分別稱東(西)一區,東(西)二區,……東(西)十二區。
造句:
1、 最受保藏家歡迎的功能則是雙標準時區、月相和計時器。
2、 在標準時區被采用之前,每個城鎮設有自己的當地時間。
相關詞語:
安時處順不合時宜不入時宜不失時機不識時務不時之需不違農時避跡藏時撥亂濟時不時之須藏器待時曾幾何時猖獗一時乘時乘勢傳誦一時揣時度力蹉跎時日待時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