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治
詞語 | 雜治 |
---|---|
拼音 | zá z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會審。《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公卿請遣宗正、大行與 沛郡 雜治王。”《漢書·楚元王劉交傳》:“昭帝 初,﹝ 劉德 ﹞為宗正丞,雜治 劉澤 詔獄。”顏師古 注:“雜謂以他官共治之也。”《新唐書·楊師道傳》:“太子 承乾 得罪,詔與 長孫無忌 等雜治其獄。”《續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命都事 劉正 等往按,獄弗具,復遣參政 張澍 等雜治之,竟置三人於死。”(二)、綜合治理。《明史·俞大猷傳》:“宜建城設市,用 漢 法雜治之。”
解釋:
(一)、會審。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公卿請遣宗正、大行與 沛郡 雜治王。”《漢書·楚元王劉交傳》:“ 昭帝 初,﹝ 劉德 ﹞為宗正丞,雜治 劉澤 詔獄。” 顏師古 注:“雜謂以他官共治之也。”《新唐書·楊師道傳》:“太子 承乾 得罪,詔與 長孫無忌 等雜治其獄。”《續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命都事 劉正 等往按,獄弗具,復遣參政 張澍 等雜治之,竟置三人於死。”
(二)、綜合治理。
《明史·俞大猷傳》:“宜建城設市,用 漢 法雜治之。”
釋義:
1.會審。 2.綜合治理。
相關詞語:
安邦治國不治之癥撥亂反治撥亂為治長治久安垂拱而治錯綜復雜操揉磨治純一不雜大禹治水反治其身紛紜雜沓分而治之蜂屯蟻雜詰戎治兵結繩而治久安長治苛捐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