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
詞語 | 文翁 |
---|---|
拼音 | wén wē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漢 廬江 舒 人。 景帝 末,為 蜀 郡守,“仁愛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學官,入學者免除徭役,成績優者為郡縣吏,每出巡視,“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 蜀 郡自是文風大振,教化大興。見《漢書·文翁傳》。后世用為稱頌循吏的典故?!峨`釋·漢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存。” 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不封侯。” 宋 范仲淹 《和并州鄭宣徽見寄》:“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 文翁 。” 清 姜埰 《雜詠》:“思 吳 失 張翰 ,化 蜀 愧 文翁 。”解釋:
(一)、漢 廬江 舒 人。
景帝 末,為 蜀 郡守,“仁愛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學官,入學者免除徭役,成績優者為郡縣吏,每出巡視,“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 蜀 郡自是文風大振,教化大興。見《漢書·文翁傳》。后世用為稱頌循吏的典故?!峨`釋·漢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存?!?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不封侯?!?宋 范仲淹 《和并州鄭宣徽見寄》:“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 文翁 ?!?清 姜埰 《雜詠》:“思 吳 失 張翰 ,化 蜀 愧 文翁 ?!?/p>
釋義:
1.漢廬江舒人。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在成都市中起學官﹐入學者免除徭役﹐成績優者為郡縣吏﹐每出巡視﹐"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蜀郡自是文風大振﹐教化大興。見《漢書.文翁傳》。后世用為稱頌循吏的典故。
相關詞語:
阿姑阿翁阿家阿翁百代文宗表面文章博文約禮不立文字不文不武班馬文章半文半白半文不白秉文兼武秉文經武不名一文不直一文才兼文武粗通文墨出文入武大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