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淳
詞語 | 淳淳 |
---|---|
拼音 | chún chú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一)、敦厚貌。(二)、流行貌。
(三)、光耀貌。
解釋:
(一)、敦厚貌。
《老子》:“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一本作“醇醇”。 唐 張紹 《沖佑觀》詩:“皇風(fēng)蕩蕩,黔首淳淳。” 宋 范仲淹 《蒙以養(yǎng)正賦》:“不務(wù)淳淳而處,每思察察而往,則彼蒙也喪乎其真。”
(二)、流行貌。
《莊子·則陽》:“禍福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 郭象 注:“流行反覆。” 成玄英 疏:“湻湻,流行貌。” 唐 白居易 《酒功贊》:“納諸喉舌之內(nèi),淳淳泄泄;醍醐沆瀣,沃諸心胸之中。”
(三)、光耀貌。
《隋書·天文志中》:“老子,明大,色白,淳淳然。”
釋義:
1.敦厚貌。 2.流行貌。 3.光耀貌。
相關(guān)鏈接:淳
相關(guān)詞語:
返樸還淳反樸還淳反正還淳還淳返樸還淳反古還淳反樸還淳反素澆淳散樸民淳俗厚淳光淳直質(zhì)淳淳德和淳幼稚淳樸淳篤豐淳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