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滅
詞語 | 吞滅 |
---|---|
拼音 | tūn mi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并吞消滅。解釋:
(一)、并吞消滅。
《漢書·王莽傳中》:“ 莽 志方盛,以為四夷不足吞滅。”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強 秦 兼并,吞滅四隅。” 宋 蘇轍 《七代論》:“其兵不足以相吞滅。”《明史·外國傳四·琉球》:“當是時, 日本 方強,有吞滅之意。” 毛澤東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四章:“﹝ 日本 ﹞無限止地吞滅全 中國 是不可能的。”
(二)、猶包容。
宋 蘇軾 《又次前韻贈賈耘老》:“ 具區 吞滅三州界,浩浩湯湯納千派。”
(三)、喻淹沒。
郭沫若 《金剛坡下》:“她低下頭去,吻著她自己的嬰兒,就以那樣的姿勢,被夜境吞滅了去。” 沙汀 《航線》:“波濤洶涌著,血和火洶涌著,好象就要吞滅掉這一切的不平。”
釋義:
【詞目】吞滅1. 并吞消滅。《漢書·王莽傳中》:“莽志方盛,以為四夷不足吞滅。”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強秦兼并,吞滅四隅。” 宋 蘇轍《七代論》:“其兵不足以相吞滅。”《明史·外國傳四·琉球》:“當是時,日本方強,有吞滅之意。”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后來蒙古興起,金邦漸衰,蒙古與南宋聯兵,將他吞滅,還有未曾死亡的遺族,逃奔東北,伏處海濱,經過了二百多年,又產出一個大人物來;這個人物,說是天女所生,真正奇事!”毛澤東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四章:“﹝日本﹞無限止地吞滅全中國是不可能的。”2. 猶包容。宋 蘇軾 《又次前韻贈賈耘老》:“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湯湯納千派。”3. 喻淹沒。郭沫若 《金剛坡下》:“她低下頭去,吻著她自己的嬰兒,就以那樣的姿勢,被夜境吞滅了去。” 沙汀 《航線》:“波濤洶涌著,血和火洶涌著,好象就要吞滅掉這一切的不平。”吞滅(羅姆語:Porajmos[瀂吀脂洂吀猂崀)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克羅地亞獨立國、匈牙利王國試圖消滅歐洲羅姆人的一場行動。在希特勒的統治之下,羅姆人與猶太人一樣受到敵視和迫害,并因此在納粹占領區瀕于滅亡。由于東歐的羅姆人社群不像猶太人一樣有一定的組織,因此“吞滅”并未得到充分記錄。二戰中,羅姆人的死亡人數約在22萬到15萬之間。
造句:
1、有一宗人,牙如劍,齒如刀,要吞滅地上的困苦人,和世間的窮乏人。
2、21其余的沒有一樣他不吞滅,所以他的福樂不能長久.
相關詞語:
鰲擲鯨吞半吞半吐不可磨滅不生不滅兵強則滅秉公滅私蠶食鯨吞柴毀滅性大義滅親杜口吞聲餓虎吞羊反風滅火覆宗滅祀負重吞污亙古不滅囫圇吞棗灰飛煙滅鶻侖吞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