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涸
詞語 | 焦涸 |
---|---|
拼音 | jiāo h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干枯;枯竭。解釋:
(一)、干枯;枯竭。
南朝 梁 陶弘景 《請雨詞》:“頃亢旱積旬,苗稼焦涸,遠近嗷嗷,瞻天雀息。” 南唐 李建勛 《春雪》詩:“莫道便為桑麥藥,亦勝焦涸到春寒。” 明 李東陽 《呂梁洪二十韻》:“冬乾苦焦涸,夏潦愁泱漭。” 郭沫若 《橄欖·<行路難>下篇三》:“況復腦如是冥冥,耳如是薨薨,情感如是焦涸,心緒如是不寧。”
釋義:
焦涸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干枯;枯竭。
相關詞語:
唇焦舌敝唇焦口燥雕虎焦原鬼爛神焦涸轍之鮒海涸石爛涸鮒得水涸思干慮涸魚得水涸澤而漁涸轍枯魚河涸海干黃天焦日焦熬投石焦金爍石焦頭爛額焦心熱中近火先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