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蹶
詞語 | 一蹶 |
---|---|
拼音 | yī jué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一次失足。(二)、喻經(jīng)受一次挫折。
解釋:
(一)、一次失足。
漢 劉向 《說苑·談叢》:“一噎之故,絶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 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豈可以一蹶之故,而終身不行。” 唐 李白 《天馬歌》:“騰 崑崙 ,歷西極,四足無一蹶?!?/p>
(二)、喻經(jīng)受一次挫折。
宋 王安石 《和王勝之雪霽借馬入省》詩:“豈如都城今日事,祇恐一蹶為親憂?!?明 王守仁 《與薛尚謙書》:“平日所見,皆非實(shí)得,不可以不猛省也。經(jīng)一蹶者長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后日之得。”
釋義:
1.一次失足。 2.喻經(jīng)受一次挫折。
相關(guān)詞語:
清一色一刀切一風(fēng)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安于一隅傲睨一世傲睨一切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里挑一百無一能